「生命在轉彎處成長」
演講者:政治大學 鄭石岩教授 整理者: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林秀怡心輔員
「生命就像一條河流,不斷的迴轉蜿蜒,才能克服崇山峻嶺,匯集百川,成為滔滔巨浪。生命的真諦是實現,而不是追求;是面對現實環境,懂得轉彎迂迴和成長,而不是橫衝直撞或逃避。」
~引自鄭石岩「生命轉彎處」一書
今天非常的高興,也感謝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能舉辦一場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讓我有機會來和高雄的民眾做一場這樣的討論。在我開始信佛的時候,我只是單純著跟著別人一直拜,直到我真正體會到佛的真正意涵時,我開始身體力行的吃素、靜坐,一直到現在。今天我將會以漫談的方式,來討論今天的主題~如何在生命的轉彎處成長。
首先,我想先跟各位說明一個觀念,那就是何謂「困難」?何謂「不方便」?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遭遇許多的挫折及不順,有些是困難,有些卻只是不方便,例如長官的囉唆、苛刻的要求或是公婆的嘮叨,都只算是小小的不方便,因為它不會威脅到我們的生計、生存,這樣的不方便是無須當成困難來處理的。而什麼是「困難」呢?若是他人要求我們做些傷天害理、逾越法紀的事,並且會立即影響我們生計、性命的行為,那才可稱為「困難」,各位千萬不要把小小的不方便變成困難來綁死自己。若我們懂得在不方便的時候轉個彎,運用一些創意及巧思,多一點的包容與彈性,便可以把事情處理的很好,而這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我也想和各位談談歡愉(pleasure)與快樂(happy)的差異。現在的教育一直告訴小孩要快樂的學習,到底什麼是快樂呢?「快樂」是必須付出某種代價與努力,才能獲得充足感並感受到其更多的價值,不論是在學問、企業經營或待人接物上,我們都必須先付出、努力後,才能擁有真正的快樂,聖經上也說:「受苦的人有福了」,因此苦與樂其實是分不開的。而「歡愉」強調的是感官上的刺激,是較為短暫的,時時想要歡愉的人,總是一直在等待著,等待別人的給予,因此這樣的人常是飢餓的。現代人太注重利弊得失,離婚率也節節升高,很多人說:「我的婚姻即是要快樂,現在不快樂了,所以我要離婚」,其實結婚的第一步並不是單純的享受快樂,而是要肯去付出、經營,願意承受婚姻的責任,願意去創造出婚姻的豐富性,這樣的婚姻才會快樂、才能長久。而人生也是如此,必須先去付出、經營,才能享有最後的快樂。
在唯識派心理學中有一個「遍行理論」,它認為有一些遍行因素是普遍影響行為的因素,能操縱這些遍行因素,便能調整一個人的行為,而這些因素分別為「觸、作意、受、想、思」五個,接下來我將會一一介紹這五個因素:
「觸」即是指接觸環境的瞬間第一念和環境本身。人的生活中會接觸許多的人、事、物,舉凡是身上所穿的衣服、居住的環境都對自己影響很大,而人就像樹一般,必須生長在肥沃的土地,根必須吸收更多的東西,才能長的更加茂盛,若只侷限在自己土地上,就很容易受限。而接觸除了外在的觸覺外,還包含了內在的接觸,例如今天我第一次看到甲、乙兩主管,但我卻不由自主的喜歡甲主管、討厭乙主管,這樣的狀況不僅僅是投緣或不投緣的因素而已,更可能的原因是我在不知不覺的情形中我投射了我不喜歡的人在乙主管的身上,因此形成了我對乙主管的第一眼印象,因此佛法說不能用第一眼來判斷事物,必須用真實的事件來了解及認識。因此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都會引起你瞬間接觸的第一念;如果是消極的,便引起緊張和焦慮;如果是積極的,就獲致振作、興趣與好奇,而引觸建設性的思考與發展。因此接觸任何事物的第一念是值得我們關心和重視的課題。
「作意」即是注意和行動反應。當你在看一件事情時,你把焦點(作意)放在哪,即會影響你的行為,如果你把焦點放在你比誰好、厲害的話,你就會出現緊張、焦慮等行為,例如有人入山中旅遊,卻整天操心會不會遭受毒蛇的侵襲,重心都無法放在入山的喜樂、趣味之中,便無法享受郊遊的樂趣。人生亦是如此,當你的人生要轉彎時,你的作意在哪,交集就在那,相對的也就會影響你人生的眼光。因此當我們在教導小孩課業時也是如此,我們應要把重心放在學習的喜樂上,而不是名次上的追逐。
三、受:
「受」即是人的感受和情緒的意思。情緒穩定的人,較能忍受不方便,而生活中的壓力=負載量(loading)/自我功能,因此懂得自我控制情緒的人,自我功能會較高,相對的壓力就能減少。柯永和教授曾說:「自我功能有三部分:第一、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好的情緒習慣。第三、人的堅毅度。」因此自我情緒控制不好的人,情緒習慣便會較差,相對的自我功能也會較低。在早期,西方學者曾針對一群小朋友作一個實驗,主要目的是想看看小孩的自我控制力對他未來成就的影響度,實驗過程是由實驗者告訴一群在教室內小朋友,告訴他們說桌上有一些糖果,而大哥哥此時有一些事情需要出去一會兒,如果你們能等到我回來,你們就能吃到兩顆糖果,如果你們忍不住的話,就只能從桌上拿一顆糖果,這樣知道了嗎?之後追蹤的結果顯示,有耐心等到實驗者(大哥哥)回來的小朋友,自我控制的能力較高,未來不論是在學業成績或個人成就上皆有較好的表現。而人對一件事情的感受,會直接影響他的看法、認知和判斷。若你覺得生活乏味,沒有值得高興或珍惜的,那麼無聊、厭倦、無所事事之類的生活症狀就會出現。反之,若覺得生活很有價值,有著豐富感,就會活得比較快樂。這種積極的感受,引導一個人樂於接受挑戰,懂得苦中作樂,便會油然生起生命的熱情,因此感受雖然是心理活動中的弦外之音,但卻深深主宰人的意願、想法和情緒。
四、想:
「想」是當時的想法和思考狀況。想法必會影響感受,因此「想」與「受」是無法分開的。用消極的方式想,就會產生消極的態度;積極的方式想,就會產生積極的態度,用正確的想法,便容易把事情看的較清楚,但用錯誤的想法,就容易走偏了路。西方的一個學者,終生只研究「樂觀」與「悲觀」這兩個主題,最後提出了樂觀與悲觀所代表著不僅僅是情緒表現而已,它潛藏著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樂觀的人碰到挫折、困境的時候,會很清楚的了解他的挫折、失敗是侷限在此時、此處的,其他部分是沒有受到影響的,因此它的思考是區隔型的。相反的,悲觀的人一碰到挫折時,便會像洪水氾濫般的向外擴散,整個心境全部向下沉淪,例如小孩第二次的數學成績70分,便推論他一生的數學都完蛋了,甚至他的人生就此結束了,這種思考便是非區隔型的。因此只要想法是正確的,行動就會正確。那些肯承受痛苦,承擔他應該付出的人,他們深信負責、勤奮是生活之道,就會願意面對自己的生活,努力發展他們的能力,最後就能去實現他們的抱負。
五、思:
「思」是指心境和意志所結合的心思,也就是在日常生活所接觸、作意、感受和思想的內容,漸漸累積成心思,形成一種反應習慣,或適應環境的基本態度或觀念。例如一個小孩從小由他人對他的態度、評價長久累積下來,便會形成他的自我概念,那就是「思」,也就是心田中所裝的東西,除此之外,從書本、演講中也能接收到其他的東西,也會變成我的人生觀、我的抱負。在人的心思裡,儲存著許多過去的經驗,有些是痛苦的,有些是喜樂的;有些是清醒的思考,也有一些是憤怒的,它都存放在腦子裡,變成你檔案的一部份。你調出來明智的檔案,用他來回應生活,得到成功的可能性就高。反之,你用了激情,那就會造成困擾。世事是無常的,沒有永恆不變的環境,無論在物質上、經濟生活上、文化和社會生活上,必是變遷快速。因此當你的生活面臨變動時,心中產生了不安和憂慮時,記得主動去做幾件能引起精神振作的事,別為了失敗和損失,持續停留在自怨自艾之中,要再度啟動自己的心力,去迎接新的變化,重新振作起來。
生命是個艱苦的歷程,有許多挑戰困難。他不能一成不變,以一套簡單的想法和工具用到底,他必須不斷調適、成長和創造,才能走出泥濘,步向光明的未來。在我多年的工作經驗中,我一直試著運用一些古典工具,並配合諮商的基本技巧來幫助別人,受到啟發殊多,因此我將這一套理論,做了一些揣摩,介紹給大家,也希望讓大家知道,當您想改變自己或想轉彎時,不妨也可以從這五面象去著手和進行,希望這樣的一套理論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