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婦女就醫經驗,提供婦女人性化就醫環境,本局於89年辦理「婦女醫療生態焦點團體」,邀請婦女團體意見領袖運用焦點團體方式收集婦女就醫經驗,於90年辦理「婦女與醫療生態研討會」,分享焦點團體意見,廣泛就此議題進行深入研討。91年以德懷研究法歸納具體方向與明確執行項目,擬定「婦女親善就醫環境評鑑指標」,分別於92、94年辦理公立醫院「婦女友善就醫環境評鑑」,對於各醫院軟硬體缺失與問題,提供意見協助醫院改善。
96年陳市長菊上任後推動幸福城市,將「營造婦女友善就醫環境」列入施政重點,使醫療體系能以「人」的需要為主體思考的醫療空間,使婦女獲得最佳的醫療處遇與經驗,讓高雄市的婦女到醫院都能感到被尊重、安全方便與舒適。本局透過「聯合呼籲及簽署」市長、醫界代表、婦女團體等共同聯合簽署支持營造友善醫療環境,並成立「營造婦女友善醫療環境推動小組」,邀請致力於婦女健康議題的學者專家擔任委員,訂定年度推動工作計畫及「婦女友善醫療環境評核指標」,透過實地輔導訪查,推動公立醫院及地區教學以上醫院營造友善醫療環境。
97年為提供婦女人性化友善醫療環境與服務品質,指標增列第五面向「態度」指標,並將觸角沿伸到高出生數婦產科醫院及社區服務的衛生所實地訪查與輔導。於96、97年與婦女新知協會合辦各公立醫院及地區教學等民眾體驗調查,藉由民眾觀點調查,反應推行婦女友善醫療環境成果,提出具體建議做為日後改善參考。
98年依據推動小組實地訪查及民眾觀點調查,各院硬體有顯著改善,然最須持續加強的是「態度」,為強化醫療工作人員態度,全面辦理醫療院所工作人員「營造婦女友善醫療環境」在職教育,以增進工作人員對婦女友善醫療環境的認識。本市共59家醫院、123家診所參加課程,醫院參與涵蓋率達100%。另為滿足婦女在就醫過程中有充份「知」的權利,推動小組共同修訂「婦女就醫注意事項」草案,營造友善醫療環境無分國籍的就醫權益,單張印製中英、中泰、中越及中印四種雙語版,放置於各醫療院所、婦女團體、捷運站等處公共場所,除促進婦女醫療自主權的覺醒,同時提供醫療院所自我檢視。
99年辦理公立醫院及地區教學以上醫院「營造婦女友善醫療環境」質性訪談,透過醫院實地訪查推動措施,婦女友善醫療環境整體營造結果:硬體設施皆有大幅進步,軟體部份缺乏性別意識及敏感度,認知仍侷限於態度、性騷擾、隱私、婦產科及母嬰親善,性別在職教育的安排偏重於禮儀態度課程與性騷擾議題,實際上婦女友善應深入到醫療內容、處置與服務、價值信念、人際關係的尊重與關懷及多元文化的瞭解等,故性別教育的推廣及多元化是必須再加強,課程也應多鼓勵醫師參與,不應將婦女友善醫療的理念侷限為護理人員的工作,藉此更瞭解醫療院所推動困難及評估「營造婦女友善醫療環境-在職教育」的成效,以作為年度推動「婦女友善醫療環境」參考。
100年縣市合併,營造婦女友善醫療環境之醫院由14家醫院擴增至20家(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左營分院、高雄市立岡山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岡山分院、高雄市立中醫醫院、阮綜合醫院、天主教聖功醫院、高雄市立民生醫院、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健仁醫院、高雄市立聯合醫院、衛生福利部旗山醫院、高雄市立旗津醫院、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義大醫院)。更有7家醫院以就診婦女人口特性、疾病別分佈、就醫型態等資料分析發展醫院特色,如高雄榮民總醫院的癌症整合門診區域能提供女性從篩檢、診斷到治療及後續追蹤的服務;小港醫院三高特別門診之運動走廊與新移民的醫療照護,及健仁醫院以社區婦癌篩檢,繪製「婦癌篩檢故事集」..等。20家婦女友善醫院不畏人力拮据與業務繁忙,積極改善創新婦女的就醫環境,相當令人感動! 另辦理5場婦女友善醫療環境在職教育,總計915人參加,對於課程規劃與課程助益皆達八成以上,整體而言此次在職教育確實可增進工作人員對婦女友善醫療環境的認識。
為使各單位瞭解本市20家婦女友善醫療環境醫院實際推動概況與增進單位間交流互動,102年本局辦理婦女友善醫療環境觀摩研討會,分「實地觀摩」與「觀摩研討會」兩階段進行,「實地觀摩」除由專人引導實地參訪外,由受訪單位簡報與進行綜合討論,與會人員每場各約50人;「觀摩研討會」則將推動成果以海報展示外,並以本市婦女友善醫療環境推展歷程、民眾觀點中的本市婦女友善醫療環境、性別議題及醫院推動經驗議題報告及討論,另會中由陳市長菊親自頒發20家婦女友善醫院參與證書以茲鼓勵,各醫院、診所、婦女團體代表與媒體記者共襄盛舉計約120人,可見各單位對於營造婦女友善醫療環境的肯定與支持。